励志成语
以吏为师
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,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;无先王之语,以吏为师;无私剑之捍,以斩首为勇。是境内之民,其言谈者必轨于法,动作者归之于功,为勇者尽之于军。(《韩非子·五蠹》)【注释】 书简:书籍。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所以称为书简。捍:通(悍),
日期 2025-08-14 阅 18巧立名色
qiǎolìmíngsè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。同巧立名目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4 阅 24深情底理
shēnqíngdǐlǐ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4 阅 23芬芳馥郁
fēnfāngfùyù芬芳指香气;馥香气;馥郁香气浓厚。形容香气非常浓。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第二回家树先不必看她那人就闻到一阵芬芳馥郁的脂粉味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19左右为难
zuǒyòuwéinán左也不好,右也不是。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。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,限次又紧,着老夫左右为难,如何是好!”千思万想,~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
日期 2025-08-13 阅 23削木为吏
xuēmùwéilì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,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。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。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。”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,削木为吏议不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2弃本求末
qìběnqiúmò比喻不抓根本环节,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。同弃本逐末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5轻若鸿毛
qīngruòhóngmáo比大雁的毛还轻。比喻毫无价值。同轻于鸿毛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16青楼梦
青楼梦,青楼梦,又名《绮红小史》,清俞达著。俞达(?——1884)一名宗骏,字吟香,自号慕真山人,江苏长洲(今苏州市)人。全书六十四回,成书于光绪四年(1878)。有1878年袖珍活字排印本为底本,1884年《申报》馆仿袖珍活字排印本。《青
日期 2025-08-13 阅 25无所不为
wúsuǒbùwéi没有不干的事情。指什么坏事都干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温传》揆其奸心,无所不为。”今专务游荡,~,老夫所以忧耳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
日期 2025-08-13 阅 18咸与维新
xiányǔwéixīn指一切除旧更新。《书·胤征》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俗,咸与维新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3快刀斩乱丝
kuàidāozhǎnluànsī比喻做事果断,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,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。同快刀斩乱麻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3蹑屩担簦
nièjuēdāndēng指远行、跋涉。亦指身分、地位低下。同蹑躥檐簦”。明·宋濂《太上清正一万寿宫住持提点张公碑铭序》公皆蹑屩担簦,往拜其坐下。”而向且未即前者,自分~之贱,渎及左右。★清·谈迁《北游录·纪文·上太仆曹秋壑书》
日期 2025-08-13 阅 23如梦初觉
rúmèngchūjué好像刚从梦景中醒来一样。多比喻从糊涂、错误的认识中省悟过来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,再拜称谢。”柯陈兄弟~,如醉方醒,才放下心中疙瘩。★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七
日期 2025-08-13 阅 22三徙成国
sānxǐchéngguó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。同三徙成都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3舍己为人
shějǐwèirén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。《论语·先进》夫子喟然叹曰‘吾与点也。’”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,而其胸次悠然,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,各得其所之妙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5龙骧凤矫
lóngxiāngfèngjiǎo龙腾凤飞。喻指行动迅猛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,括囊四海,折冲无外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23三平二满
sānpíngèrmǎn比喻生活过得去,很满足。宋·黄庭坚《四休居士诗序》粗茶淡饭,饱即休,被破遮寒,暖即休;三平二满,过即休,不贪不妨,老即休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3 阅 19回光返照
huíguāngfǎnzhào指太阳刚落山时,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黄龙南禅师法嗣》诸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,到自己脚跟下,褫剥究竟,将来可谓洞门豁开,楼阁重重,十分普视,海会齐彰。”所以唐末宋初,骈
日期 2025-08-13 阅 25辨物居方
biànwùjūfāng辨别众物的性质、条件等因素,使之各得其所。《易·未济》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”孔颖达疏辨别众物,各居其方,使皆得安其所。”夫明哲之士者,威而不慑,困而能通,决嫌定疑,~。★汉徐斡《中论·智行》
日期 2025-08-13 阅 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