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一席之地
一席之地,拼音yīxízhīdì注音一ㄒ一ˊㄓㄉ一ˋ解释放一个席位的地方。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。出处《旧唐书后妃传上》:“妇人智识不远,有忤盛情,然贵妃久承恩顾,何惜宫中一席之地,使其京戮,安忍取辱于外哉!”例子邓炬云《漫步南京路》:“那占着玻璃柜一席之地的彩塑泥人,却比什么都吸引我。”
日期 2025-09-19 阅 2鸟入樊笼
niǎorùfánlóng樊笼鸟笼,比喻不自由的境地。飞鸟进了笼子。比喻自投罗网,陷入困境。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,鸟扑入樊笼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9 阅 2吃苦耐劳
chīkǔnàiláo耐禁受得住。能过困苦的生活,也经得起劳累。周恩来《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》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,不怕困难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9 阅 2兰艾同焚
lánàitóngfén兰香草名;艾臭草;焚烧。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。比喻不分好坏,一同消灭。《晋书·孔怛传》兰艾同焚,贤愚所叹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9 阅 6话里有话
huàlǐyǒuhuà话里含有别的意思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第一百十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,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,反说‘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。’”她听出~,怕嚷下去再被人掀出丑来,就咕噜着走了。★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十四章
日期 2025-09-19 阅 6晓以利害
xiǎoyǐlìhài晓使人知道。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。《北齐书·薛修义传》遂轻诣垒下,晓以利害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9 阅 6东南半壁
dōngnánbànbì半壁半边。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、以南的半边江山。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虎狼扰乱》金朝那解番狼将,血溅东南半壁天。”身经百战兵不饥,士气激发倍骁悍。以此克奏保障功,~推屏翰。★清·杭世骏《榕城诗话》下卷引吴廷华诗
日期 2025-09-19 阅 6尾生抱柱
尾生抱柱,拼音wěishēngbàozhù注音ㄨㄟˇㄕㄥㄅㄠˋㄓㄨˋ解释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。典出《庄子·盗跖》。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。出处《庄子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例子尾生般抱柱正题桥,做倒地文星佳兆
日期 2025-09-19 阅 7粉身灰骨
fěn shēn huī gǔ身体粉碎而死。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。同粉身碎骨”。唐·张鷟《游仙窟》玉馔珍奇,非绸重,粉身灰骨,不能酬谢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7行步如飞
xíngbùrúfēi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。亦作行步如风”、行疾如飞”、行走如飞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8无论如何
wúlùnrúhé不管怎样。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,其结果始终不变。无他们要四、五支队南下,我们则以~不能南下的态度对付之。(毛泽东《放手发展抗日力量,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》)
日期 2025-09-18 阅 5贵少贱老
guìshǎojiànlǎo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。同贵壮贱老”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壮者食肥美,老者食其馀。贵壮健,贱老弱。”乌桓、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”裴松之注引晋·王沈《魏书》乌丸者,东胡也……~,其性悍骜。”★《三国志·魏志·乌桓鲜卑东夷传》
日期 2025-09-18 阅 5世扰俗乱
shìrǎosúluàn社会骚乱,风气败坏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治期》世扰俗乱,灾害不绝,遂以破国亡身灭嗣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5越古超今
yuègǔchāojīn超越古今。同超今冠古”。宋·朱敦儒《洞仙歌·赠太易》词这功名富贵,有也寻常,管做得、越古超今神妙。”伏睹魏王,自登位以来,德布四方,仁及万物,~,虽唐、虞无以过此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回
日期 2025-09-18 阅 5九宗七祖
jiǔzōngqīzǔ泛指祖宗。无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5不爽毫发
bùshuǎngháofā没有一点差错。《明史·王琼传》继者按稽之,不爽毫发。”千子论文~,生平极喜正希,而于大士,犹若有憾焉。★清·戴名世《陈大士稿序》
日期 2025-09-18 阅 5掩眼捕雀
yǎnyǎnbǔquè遮着眼睛捉麻雀。比喻自己骗自己。同掩目捕雀”。《魏书·尔朱荣传》惟欲指影以行权,假形而弄诏,此则掩眼捕雀,塞耳盗钟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5染须种齿
rǎnxūzhǒngchǐ染须发,镶假牙。以之掩饰衰老。宋·陆游《岁晚幽兴》诗卜冢治棺轮我快,染须种齿笑人痴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7名贸实易
míngmàoshíyì贸齐等;易变易。指名称相似,实质不同。《商君书·开塞》二者名贸实易,不可不察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9-18 阅 5市井之徒是褒义还是贬义
市井之徒,拼音shìjǐngzhītú注音ㄕˋㄐ一ㄥˇㄓㄊㄨˊ解释徒:人(含贬义)。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。出处明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5回:“三百余人,皆里巷市井之徒,胁肩谄笑之辈。”例子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,三百余人,皆里巷市井之徒,胁肩谄笑之辈。(明冯梦龙《东周
日期 2025-09-18 阅 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