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内容
探赜钩深
tànzégōushēn探索幽隐,求取深意。语出《易·系辞上》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8同文共规
tóngwéngòngguī比喻国家统一。同同文共轨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7投鼠忌器
tóushǔjìqì投用东西去掷;忌怕,有所顾虑。想用东西打老鼠,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。比喻做事有顾忌,不敢放手干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里谚曰‘欲投鼠而忌器’,此善谕也。”~宝玉瞒赃,判冤决狱平儿行权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一回
日期 2025-04-14 阅 16无所不及
wúsuǒbùjí没有地方不能达到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20心劳意攘
xīnláoyìrǎng犹心慌意乱。心里着慌,乱了主意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8明若观火
míngruòguānhuǒ象看火那样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《书·盘庚上》予若观火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7内圣外王
nèishèngwàizhǔ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,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。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。《庄子·天下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,郁而不发,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,以自为方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6强弩之极
qiángnǔzhījí犹强弩之末。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,起不了什么作用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9谨终慎始
jǐnzhōngshènshǐ指谨慎小心、始终一致。同谨终如始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6麟角凤距
línjiǎofèngjù距鸟的脚爪。麒麟的角,凤凰的爪。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。《抱朴子·自叙》晚又学七尺杖术,可以入白刃,取大戟。然亦是不急之末学;知之譬如麟角凤距,何必用之?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8没头苍蝇
méitóucāngying比喻乱闯乱碰的人。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97回上年往东京买卖,与那个没头苍蝇牛信曾相认识。”没有训练的部队是乌合之众,不讲战术的指挥员是~。★《刘伯承回忆录·治军必先治校》
日期 2025-04-14 阅 18贩夫驺卒
fànfūzōuzú小商贩和隶役。泛指地位低下的人。清·龚自珍《王仲瞿墓表铭》以故大江之南,大河之北,南至闽粤、热河,贩夫驺卒,皆知王举人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8贯通融会
guàntōngrónghuì犹言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宋·袁燮《〈象山先生文集〉序》自始知学,讲求大道,弗得弗措,久而寝明,又久而大明,此心此理,贯通融会,美在其中,不劳外索。”泥法而不知变,非算之胜也,盖有~、神而明之者存焉。★明·吴承恩《〈诸史将略〉
日期 2025-04-14 阅 20邯郸匍匐
hándānpúfú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。《庄子·秋水》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著脚绳桥已足忧,~更堪羞。★金·元好问《刘君用可庵》诗之二
日期 2025-04-14 阅 19和如琴瑟
hérúqínsè比喻夫妻相亲相爱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7避而不谈
bìérbùtán躲避开而不肯说。指有意回避事实。徐迟《一九五六年〈特写选〉序言》尖锐的矛盾,避而不谈,或加水冲淡了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16得意之作
déyìzhīzuò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。曹靖华《哪有闲情话年月》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,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4 阅 20不可触摸
不可捉摸,拼音bùkězhuōmō注音ㄅㄨˋㄎㄜˇㄓㄨㄛㄇㄛ解释捉摸:揣测;预料。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;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。出处明谢肇淛《五杂俎人部四》:“及一厕足,不能自返,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。”例子可是,这个夹肉片和那的嚼饭,都似含着一些不可捉摸的秘密。(老舍《赵子曰
日期 2025-04-14 阅 21情非得已的意思
情非得已,拼音qíngfēidéyǐ注音ㄑ一ㄥˊㄈㄟㄉㄜˊ一ˇ解释情况出于不得已。出处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适才躲避桌下,自知失仪露丑,实系情非得已,诸位姐姐莫要发笑。”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知道藩司的失仪,情非得已。”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是真心。感情情非得
日期 2025-04-14 阅 17说得轻巧是什么意思
说得轻巧,拼音shuōdéqīngqiǎo注音ㄕㄨㄛㄉㄜˊㄑ一ㄥㄑ一ㄠˇ解释说起来很简单容易。出处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一章:“你不要吃灯草灰,说得轻巧,你脚跟前还有几张嘴张着等着喂呢!”例子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32回:“什么大致明白,哼!真是拈根灯草,说得轻巧。”用法作谓语、定语
日期 2025-04-14 阅 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