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故事大全
-
一字千金的故事
一字千金的故事, 战国末期,秦国有一个大商人,名叫吕不韦,他因在赵国经商时,曾资助过秦庄襄王(名子楚)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,待子楚接王位后,便被封为文信侯,官居相国。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,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(赵姬所生)接王位,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,尊吕不韦为仲父,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
日期 2024-04-10 阅 496 -
十浆五馈
shíjiāngwǔkuì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。本指卖浆者争利,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。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‘奚方而反?’曰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无
日期 2024-04-09 阅 299 -
十围五攻
shíwénwǔgōng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《孙子·谋攻》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9 阅 302 -
削职为民
xuēzhíwéimín撤掉官职,降为平民。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九回王黼大怒,将宋昭削职为民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9 阅 304 -
罔极之恩
wǎngjízhīēn罔无,没有;极尽头。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。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唐·陈子昂《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》缅维罔极之恩,思崇永锡之道”是故孝子之服勤其亲也,~,至于当大事,
日期 2024-04-09 阅 299 -
识时达变
shíshídábiàn认清时势,通达权变。无无
日期 2024-04-09 阅 305 -
土扶成墙
tǔfúchéngqiáng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。《北史·尉景传》土相扶为墙,人相扶为王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8 阅 296 -
通宵达旦
tōngxiāodádàn通宵通夜,整夜;达到;旦天亮。整整一夜,从天黑到天亮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无花的蔷薇之三》乙校昨夜通宵达旦,将赤化书籍完全焚烧矣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8 阅 289 -
鼠目麞头
shǔmùzhāngtóu麞,同獐”。形容人相貌丑陋,神情狡滑。同鼠目獐头”。无无
日期 2024-04-08 阅 295 -
各自为阵
【各自为政】意思_出处:,各自为政发音:gèzìwéizhèng释义:为政:管理政事,泛指行事。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,不互相配合。比喻不考虑全局,各搞一套。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畴昔之羊,子为政,今日之事,我为政。”各自为政的故事示例:诸将专威于外,各自为政,莫或同心。(《三
日期 2024-04-07 阅 313 -
四海升平
sìhǎishēngpíng升平太平。天下太平。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,幸喜四海升平,八方宁靖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6 阅 304 -
象煞有介事
xiàngshàyǒujièshì指装模作样,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。无屠维岳的法定就是说大话,~,满嘴的有办法,有把握。(茅盾《子夜》十四)
日期 2024-04-06 阅 397 -
桃李遍天下
táolǐbiàntiānxià比喻学生很多,各地都有。同桃李满天下”。无无
日期 2024-04-06 阅 392 -
同心戮力
tóngxīnlùlì指齐心合力。《墨子·尚贤》《汤誓》曰‘聿求元圣,与之戮力同心,以治天下。’”无
日期 2024-04-05 阅 309 -
心惊胆裂
xīnjīngdǎnliè形容极度惊恐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,合后兵心惊胆裂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5 阅 301 -
无庸置疑
wúyōngzhìyí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,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。无无
日期 2024-04-05 阅 302 -
闻宠若惊
wénchǒngruòjīng犹言受宠若惊。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,又不安。无无
日期 2024-04-05 阅 297 -
象简乌纱
xiàngjiǎnwūshā象简象牙做的朝笏;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。手执象牙笏,头戴乌纱帽。指旧时大官的装束。明·冯惟敏《商调集贤宾·舍弟乞休》把象简乌纱收拾起,打扮出村翁的风致,拜谢当今圣主赐臣归。”无
日期 2024-04-05 阅 399 -
汗牛充栋的意思
汗牛充栋,汗牛充栋hànniúchōngdòng近义词:左图右史、不计其数、浩如烟海反义词:寥寥无几、屈指可数、寥若晨星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,形容藏书非常多解释:栋:栋宇,屋子。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,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藏书非常多。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陆给事
日期 2024-04-04 阅 306 -
吹毛求疵的疵是什么意思
【吹毛求疵】意思_出处:,吹毛求疵发音:chuīmáoqiúcī释义: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出处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示例:若吹毛求疵,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?(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一)
日期 2024-04-04 阅 3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