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故事大全
不识庐山真面目
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。宋·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革命家,终会在大风大浪中,辨明方向,分清歧路;怎能够--只见长江滚滚来,~!★郭小川《万里长江横渡》诗
日期 2025-04-17 阅 66老虎头上搔痒
lǎohǔtóushàngsāoyǎng比喻不自量力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7 阅 56苟且偷安
gǒuqiětōuān苟且得过且过;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。只顾眼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宋·汪应辰《文定集·廷试策》承晏安太平之后,苟且偷安,昧于远图,政令日弛,法度日隳。”做大员的这样~,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。★清·张春帆《宦海》第二十回
日期 2025-04-17 阅 68桃李之馈
táolǐzhīkuì原指互赠礼品,后引申指送礼,贿赂。《诗·大雅·抑》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60进退中绳
jìntuìzhōngshéng前进后退均合规矩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65话不相投
huàbùxiāngtóu犹言话不投机。形容话说不到一起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57老调重弹
lǎodiàozhòngdàn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、主张重新搬出来。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。亦作旧调重弹”、重弹老调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54卜算子 苏轼
苏轼《卜算子》,《卜算子》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谁见幽人独往来?缥缈孤鸿影。 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【译】一轮缺月清冷地挂在稀疏的梧桐枝桠间,更漏声一声声地渐次消残。喧嚣的闹市开始安静,谁曾见有孤独者独往独来?缥缈的空中留下——一只飞鸿的孤影。猛然间惊起回首顾影,此
日期 2025-04-16 阅 60巧言令色
qiǎoyánlìngsè巧言花言巧语;令色讨好的表情。形容花言巧语,虚伪讨好。《书·皋陶谟》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80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dédàoduōzhù,shīdàoguǎzhù道道义;寡少。站在正义方面,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;违背正义,必陷于孤立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”彼以武力为后盾,我以公理为前驱,~。★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三十一回
日期 2025-04-16 阅 62少年老诚
shǎoniánlǎochéng原指人年纪虽轻,却很老练。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。同少年老成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60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
shànyǒushànbào,èyǒuèbào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。《缨络经·有行无行品》又问目连‘何者是行报耶?’目连白佛言‘随其缘对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’”~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★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
日期 2025-04-16 阅 53家学渊源
jiāxuéyuānyuán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;渊源原指水源,比喻事情的本源。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。《北史·江式传》式少专家学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测其渊源,览其清浊,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。”不是职员~,寻常悬壶行道的人,象这种方子,他们肚皮里就没有。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
日期 2025-04-16 阅 55经纬万端
jīngwěiwànduān比喻头绪极多。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神心恍惚,经续万方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67东瞧西望
dōngqiáoxīwàng指到处乱看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,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,不免东瞧西望的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6 阅 93七手八脚
qīshǒubājiǎo形容人多手杂,动作纷乱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,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,苦乐逆顺,打成一片。”众人~将他扛抬了出来。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
日期 2025-04-15 阅 53迁延稽留
qiānyánjīliú犹言拖延滞留。无无
日期 2025-04-15 阅 60榱崩栋折
cuībēngdòngshé榱,古代指椽子,放在檩上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条。比喻大局崩溃。《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张季直致北京电》况政府有榱崩栋折之忧,于两公有送袍推襟之素,其敢不罄所识虑,尽言于善人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5 阅 67浇风薄俗
jiāofēngbósú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唐陈黯《辩谋》得之则逸身丰家,不得则嫉时怨命,噫,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4-15 阅 57堕溷飘茵
duòhùnpiāoyīn同坠茵落溷”。亦作坠溷飘茵”。比喻人之境遇高下悬殊。茵,垫褥;溷,厕所。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传》人之生譬如一树花,同发一枝,俱于茵席之上,自有关篱墙,落于粪溷之侧。”夫姬既薄命为花,后此之~,诚难自主。★清·捧花生《画舫馀谭》
日期 2025-04-15 阅 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