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 第70页
拆白道字
chāibáidàozì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。宋·黄庭坚《两同心》你供人女边著子,争知我门里挑心,为拆好、闷二字为句。”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俺孩子拆白道字,顶真续麻,无般不晓,无般不会。”这小妮子省得什么~,你拆与我听。★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
日期 2025-10-03 阅 14划粥割齑
huàzhōugējīu把粥划成若干块,咸菜切成碎末。无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4以煎止燔
yǐjiānzhǐfán用加热来制止燃烧。比喻处理方法不对,反而助长已成之势。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错币》汉初乘弊而不改易,畜利变币,欲以反本,是犹以煎止燔,以火止沸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6腾空而起
téngkōngérqǐ腾空向天空飞升。向高空升起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,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,那马即腾空而起,倏忽不见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6春蛇秋蚓
chūnshéqiūyǐn比喻字写得不好,弯弯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。明·宋濂《序》近世以来,徇末而忘本,濡毫行墨,春蛇秋蚓之连翩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4噤若寒蝉
噤若寒蝉,拼音jìnruòhánchán注音ㄐ一ㄣˋㄖㄨㄛˋㄏㄢˊㄔㄢˊ解释噤:闭口不作声;若:像;寒蝉:深秋的知了。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。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。出处南朝宋范晔《后汉书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例子他的
日期 2025-10-03 阅 14唇亡齿寒翻译
唇亡齿寒,拼音chúnwángchǐhán注音ㄔㄨㄣˊㄨㄤˊㄔˇㄏㄢˊ解释亡:没有。嘴唇没有了;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两者关系密切;相互依存;利害相关。出处先秦左丘明《左传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例子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,正所谓是唇亡齿寒。
日期 2025-10-03 阅 14不易一字
bùyìyīzì不更动一个字。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。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上》勃属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数升,则酣饮,引被覆面卧,及寤,援笔成篇,不易一字,时人谓勃为‘腹稿’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7杏脸桃腮
xìngliǎntáosāi脸似杏花白,腮如桃花红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,乘着月色,娇滴滴越显得红白。”你想这~上面,加上两片黑黑的东西,有什么好看的?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一回)
日期 2025-10-03 阅 15日来月往
rìláiyuèwǎng形容岁月流逝。同日往月来”。唐·刘商《胡笳十八拍》之十二日来月往相催迁,迢迢星岁欲周天。”不去营运,~,手内使得没了。★《警世通言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》
日期 2025-10-03 阅 15询谋谘度
xúnmóuzīdù咨询谋议,商量研究。无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4食不二味
shíbùèrwèi吃饭不用两道菜肴。谓饮食节俭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,器不彤镂,宫室不观,舟车不饰,衣服财用,择不取费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食不贰味,以与民同利,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。★《大戴礼记·哀公问于孔子》
日期 2025-10-03 阅 13抱屈衔冤
bàoqūxiányuān抱屈受委屈;衔冤含冤。形容人遭受冤屈。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梁史》卷上这三个功臣,抱屈衔冤,诉于天帝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8贪猥无厌
tānwěiwúyàn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。同贪得无厌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8衣冠枭獍
yīguānxiāojìng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,獍是吃父的恶兽。旧时比喻不孝的人。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22下马冯妇
xiàmǎféngfù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晋人有冯妇者,善搏虎,卒为善士;则之野,有众逐虎,虎负禺,莫之敢攖;望见冯妇,趋而迎之,冯妇攘臂下车,众皆悦之,其为士者笑之。”还仗天祖之灵,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公”,如今要再去学那~”,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!★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三回
日期 2025-10-03 阅 17三曹对案
sāncáoduìàn指审问对质。无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6穷不失义
qióngbùshīyì义礼义。虽然穷困,但不失礼义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”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9天诱其衷
tiānyòuqízhōng指上天开导其心意。无无
日期 2025-10-03 阅 19白雪阳春
báixuěyángchūn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。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,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”高山流水千年调,~万古情。★崔时佩《西厢记·琴心写恨》
日期 2025-10-03 阅 20